4個本科專業
· 園藝
· 園林
· 草業科學
· 林學
學院簡介
太阳成集团tyc234cc源于1928年設立的農藝科,1987年果樹、觀賞園藝作為學校首批設立的兩個本科專業開始招生。
2個一級學科學術型碩士點
林學 園藝學
1個專業碩士點
風景園林
仲花現代農業産業學院
與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環境園藝研究所、廣東萬頃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共建産業學院,現為廣東省示範性現代産業學院。
學院始終秉持“注重實踐、扶助農工”的校訓精神,以培養“有技術、懂經營、善管理、能創新、強适應”的複合型應用人才為目标,形成了本科、研究生教育并舉的人才培養體系,服務園藝、園林、草業、林業、生态等産業發展需求。
專業建設特色鮮明,學科發展态勢良好
· 園藝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廣東省一流專業
· 園林為首批國家級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專業、廣東省一流專業、省級特色專業
· 草業科學為校級特色專業
· 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是廣東省級重點優勢學科和學校第一批、第二批珠江學者設崗學科
注重實驗平台建設,充分保障教學科研條件
· 廣東省高校熱帶亞熱帶花卉與園林植物重點實驗室
· 廣東省普通高校優稀特色經濟林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廣東省現代農業科技創新中心(猕猴桃)
· 廣東省現代農業産業技術研發中心(特色水果)
· 廣東省普通高校土地複墾植被景觀恢複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仲花現代農業研究院
· 汕尾市城區農業科技人才驿站
師資隊伍力量雄厚
學院現有教職工77人
專任教師
56人
教授
17人
副教授
16人
碩士生導師
54人
具有博士研究生學位,占比89%
50人
博士後
2人
學院師資隊伍結構合理,綜合素質高
珠江學者設崗學科講座教授
1人
廣東省現代農業創新團隊崗位專家
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
校級“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
7人
校級教學名師
廣東省師德标兵
廣東省教學名師
廣東省優青
3人
拓展國内外合作,協同培養人才
學院先後分别與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廣州市林業和園林科學研究院等多家單位聯合培養研究生。廣東萬頃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廣州普邦園林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森霖造綠有限公司、廣州天地林業有限公司、廣東省嶺南院勘查設計有限公司、廣州市白雲園林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廣州市尚景生态景觀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業在我校捐資助學,設立園藝園林行業獎助學金、獎教金,建立實踐教學、産學研合作、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五年來,企業獎助學金額高達100多萬元,激勵和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教師潛心育人,教學科研成果豐碩
學院全體教職工以立德樹人為根本,辛勤耕耘在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的第一線。在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等取得驕人的成績并在農業生産、嶺南花卉、經濟林果、生态修複内享有盛譽:五年來,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引領學院整體發展。2017年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獲批為省級優勢重點學科,2015、2018年分别獲批珠江學者設崗學科,為仲恺最早設立珠江學者設崗學科。學院教師近五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項目、廣東省林業科技創新重點項目、廣州市重點研發項目等縱向項目超160項,總經費5300餘萬元。學院整合資源,組建18支農村科技特派員鄉村振興服務團隊,10個學科團隊,涵蓋了國土空間生态修複、觀賞園藝、經濟林果、蔬菜學、園林植物種質資源和生态園林等學科方向,結合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在多方面為廣東農業發展破解難題,利用專業技術,指導農業生産,解決技術難題,培養知農愛農新農科人才,推進全面鄉村振興戰略和綠美廣東生态建設。
學院教師近年來教學科研成果豐碩,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廣東省農業推廣獎一等獎、二等獎等各類獎項30餘項。省級評定菊花、姜花、秋海棠等花卉和油茶、橄榄、三華李、猕猴桃、龍眼等果樹植物新品種50餘個,獲花卉、蔬菜等國家植物新品種權10餘個;授權發明專利超40件,主編或副主編專著20部;榮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省級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
緊跟時代發展和社會需求,就業前景廣闊
學院現有
本科生1191人
全日制碩士研究生218人
非全日制研究生8人
學生工作隊伍8人
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優質教育和服務。
學院畢業生以紮實的專業基礎、突出的實踐能力和全面的綜合素質赢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就業競争力顯著,職業發展前景廣闊。近三年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初次就業率達在95%以上。畢業生主要就職于園林設計與工程建設、林業、農業等專業相關領域,實現了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高度契合。在繼續深造方面,學院每年約有20%的本科畢業生選擇攻讀碩士研究生,其中有優秀學子成功考取中國農業大學、浙江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等國内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充分彰顯了學院卓越的人才培養質量。
多彩校園文化,人才培養綜合素質高
結合白雲校區的文化建設和大學生的成長特點,太阳成集团tyc234cc積極整合社會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各類校園文化活動,組織大學生積極參加各類專業競賽,榮獲“創青春”第四屆全國大學生鄉村振興大賽主體賽金獎1項,廣東省大學生挑戰杯銅獎2項。近年來,太阳成集团tyc234cc先後舉辦了天地林業創新大賽、“尚景杯”園林景觀設計大賽、“藝林杯”壓花作品大賽等活動,以活動為抓手,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創,激勵廣大青年學生在創新創業中增長智慧才幹,把激昂的青春夢融入偉大的中國夢,努力成長為德才兼備的有為人才。
專業介紹與特色
園 藝
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廣東省一流專業
培養目标:本專業面向現代園藝産業需求,培養具有服務鄉村振興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系統掌握園藝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及專業技能,了解園藝學發展前沿和趨勢,具有适應經濟社會和現代園藝發展需要的知識體系、綜合素質及創新精神、創業能力和實踐能力,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能夠從事品種選育與應用、生産技術研發推廣、産業經營與管理等相關領域工作的新農科複合應用型人才。
專業特色:辦學理念追求理論基礎紮實,實踐能力突出,結合鄉村振興靈活創新現代園藝,面向現代園藝産業脫貧攻堅第一線。突出 “産學研” 密切結合,科研教學成果推廣應用,園藝人才培養産業鍊延長,複合應用性人才價值提升。依托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學科優勢及國家級協同育人平台,立足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化、現代化發展定位,聚焦熱帶亞熱帶都市園藝特色與珠三角現代園藝産業需求,構建"新農科+産業創新"的複合型人才培養體系,實現鄉村振興戰略與現代園藝産業發展的深度銜接。
主要課程:園藝植物育種學、園藝植物栽培學、設施園藝學、智慧園藝、園藝機械化、果樹學、蔬菜學、花卉學、園藝産品貯藏與加工學、園藝商品學、植物生物技術、遺傳學、植物學、植物生理學、生物化學等。
師資隊伍: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任教師20人,均具有博士學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擁有珠江學者設崗學科講座教授1人、南粵優秀教師2人、廣東省現代農業創新團隊崗位專家2人、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1人、廣東省優秀青年教師2人、廣東省教學名師1人、廣東省師德标兵1人。
就業方向:可從事園藝生産、智慧數字園藝、設施園藝、園藝作物園規劃與設計、園藝産品推廣與開發、園藝研究與教學、園藝産業經營與管理、都市園藝與休閑農業等方面的工作。
專業優勢:園藝專業為我校本科專業辦學曆史最長的專業,現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廣東省一流專業和特色專業建設點,擁有廣東省級重點優勢學科、珠江學者設崗學科,包括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廣東省高校熱帶亞熱帶花卉與園林植物重點實驗室,省級聯合培養研究生示範基地等實驗和實踐教學平台。
授予學位:農學學士學位
園 林
國家級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專業、廣東省一流專業,廣東省特色專業
培養目标:本專業培養适應國家、廣東地方經濟發展和城鄉綠地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紮實的園林專業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能,具有創新創業精神,較強實踐能力與社會責任感;在園林相關設計與工程企業、政府管理部門、科研機構等,從事城鄉園林規劃設計、工程施工與管理、園林植物應用、生态景觀建設等領域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術人才。
專業特色:人才培養立足廣東,輻射華南地區,服務城市建設、鄉村振興等相關園林行業産業,采用“3+1”人才培養模式與模塊化課程體系,以“厚基礎、重技能、強實踐、自分類”為目标,重視學生個性發展,重視理論、實踐,創新創業教育聯動發展,體現專業方向與人才層次分類培養的有機統一;同時下沉重心,更新課程體系與教學内容,加強實踐訓練,滿足産業一線對人才在知識和技能等方面的職業需求,培養“懂行業、有技術、會經營、善管理、能動手、強适應”的富有時代特征和創新精神的應用型園林人才。
主要課程:園林制圖、園林設計原理、園林設計、園林工程,園林建築設計、園林樹木學、園林花卉學、城市綠地規劃、植物景觀規劃設計等。
就業方向:園林專業就業方向多元,涵蓋設計、施工、管理及科研領域。畢業生可從事城市景觀設計、海綿城市建設,或投身鄉村生态修複、綠美鄉村規劃與現代農業産業園開發;既能擔任園林工程師、施工監理,也可參與濕地/紅樹林保護等科研項目。一線城市與縣域并重,覆蓋市政環保、鄉村振興、智慧園林技術應用等場景。依托廣東省校地合作平台,對接城鄉緊缺崗位(規劃師、生态工程師),政策資源強、實踐路徑廣,融合生态價值與職業潛力,賦能綠色發展。此外,也可以繼續在本專業及相關專業進一步深造。
專業優勢:園林專業現為“國家級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專業”,廣東省特色專業、廣東省一流本科專業。辦學遵循“産教同構,協同育人”理念,立足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要求,以社會需求及行業發展趨勢為導向,校、企、政所多元融合協同育人,突出人才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寬基礎上實行人才自組織的分類培養。專業依托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學科建設優勢,結合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園林行業産業優勢,強大的園林行業校友資源優勢,通過一系列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做到課堂與工作現場對接、課程群與崗位對接、學業與職業對接的三結合;培養立足廣東,面向華南,服務城市園林、美麗鄉村、生态景觀建設的“大園林”行業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草業科學
校級特色專業
培養目标:本專業培養具備生态修複、城鄉環境綠化、草地農業等方向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上述領域從事相關工作的高素質複合應用型人才。
專業特色:教育理念先進,培養模式豐富。本專業踐行開放性的人才培養理念,不僅重視課堂教學,更注重對學生全方位的教育與培養,根據“寬專業、厚基礎、重應用”的教育改革方向,按照“基礎+模塊”、“平台+模塊”要求,設置生态修複、城鄉環境綠化、草地農業模塊3個培養方向。
教學制度完善,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高,畢業生綜合競争力強。本專業實行“全學員、全過程、三段式”專業導師制,4年中學時均獲得專業啟蒙認識、科研訓練、畢業實習與論文撰寫等三個階段的全程導師指導。師生教學聯系緊密,學生在校期間參與導師的科研課題及社會實踐,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專業培養方向和主修課程:
①城鄉環境綠化方向 課程包括草坪學、園林植物學、綠化工程技術、CAD制圖、綠化工程概預算、城市綠地規劃設計、立體綠化技術等。
②生态修複方向 課程包括無人機測繪技術、土壤學、水土保持學、雜草與有害生物防治、生态工程學、GIS原理與應用、生态監測與評價等。
③草地農業方向 課程包括植物學、草資源學、牧草及飼料作物栽培學、草類作物遺傳與育種、草産品加工學等。
師資隊伍:專任教師22人。20人具有博士學曆,2人為碩士學曆。副高以上13人,教授7人。其中仲恺青年學者2人,特聘教授2人,廣東省優秀青年教師培養對象1人。支撐林學、園藝學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風景園林專業碩士點,以及廣東省高校熱帶亞熱帶花卉與園林植物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普通高校土地複墾植被景觀恢複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平台。
就業方向:銜接鄉村振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畢業後可面向林業生态環境治理、城市園林建設、旅遊、草業及其他相關部門及企事業單位,從事城市園林綠化、生态修複、農業等有關技術與設計、教學與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林 學
培養目标:本專業旨在培養林學、生态學和生物學理論知識寬厚、專業知識紮實、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突出、能從事生态保護與修複、自然保護區管理、林木遺傳育種、森林培育、智慧林業等相關工作,具有國際視野的創新型複合應用型人才。
專業特色:
辦學積澱深厚體系完備。林學學科從2007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曆經14年的建設和發展,已是太阳成集团tyc234cc重點建設學科之一,在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水土保持與生态修複、經濟林等方向形成一定特色和優勢,是廣東省優勢重點學科和珠江學者設崗學科,具有本科、碩士、專升本“三位一體”的培養體系。
人才培養理念創新。圍繞“厚基礎、重技能、強實踐、分類培養”的育人目标,堅持教學與科研相結合。與省直科研院所、自然保護區、國家濕地公園、國營林場、國家林木種苗基地等建立了實踐教學基地。注重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學生從大學二年級實行全員導師制,通過實驗技能,開展融入科學研究和社會實踐,增強學生綜合能力。
主要課程:森林培育學、森林經理學、基礎生态學、自然保護地學、土壤學、林木遺傳育種學、經濟林栽培學、林業勘查設計與規劃和地理信息系統學。
師資隊伍:林學專業師資隊伍雄厚,包含畢業于“雙一流”高校的20名博士教師,是一支思維敏捷、朝氣蓬勃的教師隊伍。其中教授7人,副高13人,仲恺青年學者2人,特聘教授2人,廣東省優秀青年教師培養對象1人。在中國林學會經濟林分會、廣東省林學會林木遺傳育種、林下經濟、森林康養專委會、廣東省環境科學學會自然保護與生态修複專委會擔任委員。近五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廣東省科技廳林業種業重點研發項目等100餘項。
就業方向:林學專業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态産品價值實現”的主陣地,建設美麗中國是我們的使命,專業畢業生發展前景廣闊。生物技術、智慧林業、生态評價與規劃、國土空間生态修複、地理信息系統等研究方法和技術,進一步拓寬了學生的就業領域與範圍。我校林學專業畢業生,不僅可攻讀林學類、生态學類研究生,還可在生态環境、林業、自然資源、園林等政府部門或行業企業工作。
下一條:仲花現代農業産業學院開班典禮暨人才培...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