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祚雲
林草系專任教師,博士,研究員,碩士生導師,中國林學會永久會員。主要貢獻是提出天然林保護與恢複的理論和方法體系。主持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8項,參加ITTO、IUCN等國際課題2項、國家基金等國内課題20多項;發文60多篇,其中7篇SCI;出書6本,其中主編1本;獲獎11項(其中省科技獎2項、分别排名第4和第2位),專利近10項;迄今為Ecological Modelling等3個SCI期刊審稿41篇。2016年底調到仲恺至今成果頗豐:先後講授本科生課程8門、研究生課程3門,并在課外成立學生科研小組3個;指導本科生20多人、研究生7人(另新招5名);主持省級重大項目1項、橫向項目1項(另已簽約3項);獲獎3項,主持鑒定國際先進水平成果1項并拟報南粵林業科技獎;發表8篇(另已錄用2篇),其中1篇SCI、2篇核心。先後與普邦園林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廣東森科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廣州雙木林業有限公司等企事業單位開展了産學研合作。
教育經曆
1984年09月~1988年07月:華中農業大學(農學系農學專業,農學學士學位)
1995年09月~1998年07月: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植物學專業,理學碩士學位)
2002年03月~2005年03月: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生院生态學專業,理學博士學位)
2010年04月~07月: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訪問學者(在國際著名生态學者李百煉B. Larry Li博士/教授主持的生态複雜性與模型實驗室)
工作經曆
1988年07月~1995年08月:湖北省鹹甯教育學院(助教,講師)
1998年07月~2016年12月: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2002年副研究員,2007年研究員,2016年晉升為3級研究員)
2016年12月至今 太阳成集团tyc234cc(3級研究員/教授)
研究方向
生态學(包括生理/種群/群落/恢複/數量/農業/森林/園林生态)、植物學、農學、林學和生物統計學。
教學工作
研究生課程:高級植物生态學、城市近自然綠化景觀營造和景觀生态學
本科生課程:恢複生态學、生态修複工程、種子種苗學等。
科研項目
[1] 邊坡近自然植被恢複之鄉土喬灌草種子混播工程技術研究與示範. 廣東省教育廳省級重大項目(2016KZDXM002), 40萬元, 201701~201912(已經結題并鑒定成果).
[2] 廣東次生林林分質量監測與評價. 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合作項目, 8萬元, 202006~202408.
[3] 粵北林分質量監測與評價. 廣東森科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合作項目, 3萬元, 202107~202212.
[4] 海岸帶典型森林生态系統結構功能研究. 廣州雙木林業有限公司合作項目, 15萬元, 202108~ 202312.
近期主要論著
[1] Yin Z Y (殷祚雲), Zeng L, Luo SM, Chen P, He X, Guo W, Li BL. 2018. Examining the Patterns and Dynamics of Species Abundance Distributions in Succession of Forest Communities by Model Selection. PLOS ONE, May 10: 1-15.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196898.
[2] 锺穎華, 安偉莉, 謝威, 高豔芳, 張俊國, 殷祚雲*. 基于喬灌草種子混播的近自然植被恢複研究. 水土保持應用技術, 2021(01):1-3, 12.
[3] 練金生, 高豔芳, 謝威, 丁佩, 鄭曉鐘, 殷祚雲*. 廣東不同林齡桉樹人工林土壤肥力比較研究. 桉樹科技 2021, 38(1):23-30.
[4] 陳春如, 安偉莉, 高豔芳, 朱光漢, 張朝明, 劉日欽, 張家棟, 何波祥, 梁東成, 殷祚雲*. 粵北不同密度杉木林下植被的物種多樣性比較. 林業與環境科學, 2020, 36(05):73-78.
[5] 呂詠儀, 高豔芳, 謝威, 安偉莉, 馬雅婷, 殷祚雲*. 不同坡向桉樹人工林的植物群落結構對比研究. 桉樹科技, 2020, 37(03):10-16.
[6] 韓瑞宏, 陳平, 石秀蘭, 殷祚雲, 餘曉華, 洪岚, 劉萍, 王明祖, 郭微. 新形勢下草業科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優化探索. 教育教學論壇, 2020(07):201-202.
[7] 王曉雯, 許銘宇, 黃麗, 殷祚雲, 陳森, 劉雯, 陳平. 濕地木本植物資源應用的綜合評價. 濕地科學與管理, 2018, 14(02):61-64.
[8] 王曉雯, 許銘宇, 黃麗, 殷祚雲, 蔣夢冉, 劉小冬, 陳平. 基于低養護持久景觀的濕地植物配置模式探讨. 江西農業學報, 2018, 30(05):39-43.
近期主要專利
一種華南地區土質邊坡的近自然生态複綠方法, 實用新型專利, 2018, 排名第2位.
近期獲獎
[1] 南方次生林經營關鍵技術.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016, 排名第2位.
[2] 基于生态循環的園林水體低成本持效性淨水-植物景觀一體化技術集成與應用.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優秀科技成果一類獎, 2018, 排名第8位.
[3] 基于富營養化城市水體的濕地生态修複技術. 南粵林業科技獎二等獎, 2019, 排名第9位.
上一條:陳平 下一條:陳三雄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