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水土保持學》是一門涉及水利、農業、林業等學科的交叉應用學科。課程要求學生掌握土壤侵蝕基本原理、水土保持基本原理、水土保持主要措施、水土保持效益評價與監測的基本方法。土壤侵蝕與水土保持受多重因素影響,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具有鮮明南方特色的水土保持知識,并将其應用于實踐中,2023年12月11日,太阳成集团tyc234cc陳三雄教授帶領23級林學學碩班14位研究生前往廣東省土壤科學博物館和廣州市水土保持徑流場(白雲湖)開展《南方水土保持學》課程實踐活動。
土壤是土壤侵蝕的對象,土壤性狀深刻影響水土流失。12月11日上午,在廣東省土壤科學博物館參觀學習土壤相關知識,通過老師的講解和實際參觀,同學們更深入地了解土壤的發展曆程以及參觀南方不同土壤的采樣及适用途徑。
12月11日下午,在陳三雄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前往了廣州市水土保持徑流場(白雲湖),參觀學習徑流小區的相關原理與應用。白雲湖共建有8個标準徑流小區和4個非标準小區,并配備有大型人工模拟降雨設備。陳老師向同學們介紹了水土流失徑流場的原理和實踐應用效果,也帶同學們參觀了不同樣方試點的不同水土流失監測效果,讓同學們更加了解理論知識到實踐應用的重要性。
參加實踐活動的同學們
同學們正在聽講解及參觀土壤标本
老師們正在講解小區徑流法的原理
老師們正在講解徑流場的應用
老師正在普及水土保持相關政策宣傳
通過本次實踐活動,同學們在廣東省土壤科學博物館參觀了解和掌握了土壤的演變曆程、南方土壤類型和适用範圍,在廣州市白雲湖參觀水土流失徑流場熟悉了小區徑流法的原理與應用。各小組認真聽講講解,虛心向老師請教,記錄要點和拍照。
通過該門課程的學習,期望學生能深刻地理解水土保持的基本知識和一些普遍原理,了解南方水土保持是一門涉及學科較多的交叉應用學科,讓同學們掌握土壤侵蝕基本原理、水土保持原理及其主要措施和效益評價與監測的基本方法,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和科研能力。
本次實踐活動得到了廣東省科學院生态環境與土壤研究所、廣州市水土保持監測站和白雲湖管理處的大力支持。
(供文:陳三雄、張安琪 供圖:黃源豐、張安琪)
上一條:凝聚師生合力 共建大美校園----園藝園林... 下一條:喜報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在全國大學生職業規...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