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三農”教育、專業思想教育與課程思政深度融合,太阳成集团tyc234cc從專業特色與職業生涯規劃角度,創新舉措,為園藝專業2024級學子打造一堂生動的“移動的思政課”。近日, 2024級園藝專業師生一行走進廣東省農科院設施農業研究所、環境園藝研究所及廣州種業之都,組織開講一堂别具一格的大學生思政課。學院黨委書記陳曉玲主講,園藝學生黨支部書記劉月以及相關院所、企業負責人參加。
科技賦能促發展
園藝師生們首先走進省農科院設施農業研究所,設施農業研究所副研究員史亮亮現場演示講解設施農業研究所功能、生産和科研成果轉化應用,這些凝聚團隊智慧的成果,讓同學們“零距離”感受到設施農業魅力和科技創新帶來變化。同學們近距離觀察瓜果、菜苗,了解不同基質栽培模式及水、光、肥等設施系統運行情況,增強對園藝專業認知。陳曉玲從傳統園藝、設施園藝至智慧園藝發展趨勢,勉勵同學們樹立專業信心,厚植“三農”情懷,合理規劃大學生涯,投身園藝科技創新,推動園藝産業發展。
執著與堅守,蘭花種質資源保護利用
師生一行走進省農科院環境園藝研究所蝴蝶蘭資源圃,農科院園藝所副教授劉金梅(園藝04屆級校友)講解道,“蝴蝶蘭資源收集都是一場與時間、與自然的賽跑。收集它們,是為了保存蝴蝶蘭種質資源,以防因環境變化、人為破壞而滅絕。培育和守護蘭花資源,離不開科研人員日複一日的辛勤付出。這份事業,看似聚焦小小的蘭花,實則與國家的生态安全、花卉種業振興緊密相連,每一滴汗水都飽含着深沉熾熱的愛國情懷”。陳曉玲強調,蝴蝶蘭色彩豐富,品種多樣,花期較長,深受人們喜愛,蝴蝶蘭産業發展前景廣闊,但蝴蝶蘭品種選育體現科研人員“十年磨一劍”執著和堅守,需要更多願意從事花卉育種事業的年青人,希望同學們樹立為實現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志向抱負,弘揚科學家精神,在花卉産業發展中找到自己人生坐标。
園藝興則種業興,園藝大有可為
最後,師生們走進廣州種業之都,參觀白雲區農業數字化平台、種子收集展示牆及農産品電商發展等情況,并與職場人員開展職業生涯人物訪談。廣州白雲鄉村振興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孔德龍、綜合部經理肖淦泓、産業發展部經理吳虎平等參加。與會嘉賓分别從農業種業發展、個人職業選擇、職業發展路徑和社會需求等方面與同學們進行詳細介紹和互動交流,并對同學們做好大學生涯規劃提出意見建議。陳曉玲在總結中表示,種業振興已然成為我國農業發展的核心任務,種子,作為農業的“芯片”,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産品有效供給的根本,是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青年大學生應将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戰略需求,合理規劃大學生涯,紮實專業基礎,提高綜合素質,積極投身種業創新實踐,為實現我國從種業大國向種業強國的轉變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此次走進科研院所和企業的“參觀-實踐-體驗-感悟”,既是一堂職業世界探索的實踐教學,更是一堂生動的“移動的思政課”,園藝學子們走進不同場景“移動課堂”,在實踐中認知職業環境、職業崗位和人才素質需求,了解園藝行業發展,明确未來職業方向和目标,同時感受園藝産業蓬勃發展趨勢,深刻認識到自己作為園藝專業人才在鄉村振興中的責任和使命,更加堅定“三農”情懷和專業發展信心,為未來在園藝領域貢獻力量築牢思想根基。
下一條:黨日活動|太阳成集团tyc234cc研究生第二黨支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