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黨建工會工作 > 黨建工作 > 七個一專欄 > 正文

聽“五老”故事,傳“四送”溫暖

2022-02-22  點擊:[]

在本次寒假期間,學院開展了主題為講好黨員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的采訪五老活動以及主題為把愛帶回家四送活動。園藝黨支部高度重視本次活動,為激勵和引領黨支部黨員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領悟五老精神的核心價值觀、關愛困難兒童,支部鼓勵黨員們積極參與,各黨員踴躍報名。

在參與讀懂中國活動過程,為了能夠順利完成對李鏡珍老先生的訪問和交流,魏尚霖同志首先對李老的事迹進行了故事背景的了解,以此制定一些适宜提出的問題并為後續記錄做好充分的準備。在完成一系列的準備之後,尚霖同志前往李老家中對他進行了訪問,在得知尚霖同志是來訪問時,正在練習書法的李老特意在紙上書寫了保家衛國為人民服務等字樣。訪問時,李老對戰争情況的介紹讓尚霖同志身臨其境,仿佛浴血奮戰、舍生忘死的日子就在昨天。他退伍轉業後的工作經曆也讓尚霖同志感受到了一名共産黨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訪問結束時,李老仍不忘囑托我們新時代青年要牢記曆史,不忘初心,做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人。

另一位被采訪人莫老是陳錦睿同志的外公,有着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優勢,陳錦睿同志雖然從小在外公的身上聽了比較多的故事,但是沒有仔細的記錄下來,本次借着讀懂中國這個活動的機會,陳錦睿同志向老黨員進行了仔細的采訪。在采訪中,莫老多次強調:在戰場上也好,在和平建設時期也好,我就是完成了黨和國家交給我的任務,這都是我應該盡的職責!同時莫老在日常生活中默默影響着他人,感染着他人。莫老自退伍轉業後,也始終恪守黨和人民的要求,時刻保持他共産黨人的精神境界,他也時常教育子孫要遇事自強、奮發向上、積極作為、勇于擔當,成長為國家、社會棟梁之材。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穿上軍裝保衛祖國,脫下軍裝建設祖國所謂黨員者,大概如是吧!

由于疫情期間,溫永夥老師留在了深圳兒子家過年,所以采訪工作隻能線上進行。在采訪過程中,李曉怡同志和老師共同回憶了小學的美好時光,仿佛昔日就在眼前。作為一名老教師,溫老師對教育的執念非常深。1977年退伍後,溫老師便毅然放棄了衆多工作機會,投身于鄉村教育。在此後三十幾年裡,溫老師在他的三寸講台上辛勤耕耘,指引了一批批在人生旅途中迷茫的少年,帶來了一個個貧困鄉村家庭的希望。溫老師在講述教育生涯的時候,語言中透露着滿滿的自豪感,在他眼中,為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奮鬥終生,是他最值得驕傲的事情!在最後,溫老師用一首詩總結了他的青春:“從戎從教四十年,含辛茹苦樂無邊。三尺講台顯真志,育德桃李天下遍!

王丹藝同志則前往村裡的一戶貧困留守兒童家中,希望能給留守兒童帶來春日裡的關愛和溫暖。丹藝同志去到的是一個小男孩家,他和奶奶住在一起。她先是和小男孩的奶奶進行了交流,詢問了他們的家庭情況,小朋友的爸爸媽媽常年在外打工,因為疫情今年也留在工作的地方沒能回家過年,這個僅有二人的家沒有過年的熱鬧。她們一起愉快地度過了一個下午,丹藝同志和小男孩交流了學習等方面的情況,他很開心地跟丹藝同志講他會讀詩,會念弟子規,會說童謠,會講故事,并且還拿起書向丹藝同志展示了起來。臨走之前,丹藝同志鼓勵他要樂觀向上,以積極進取的态度去戰勝困難,要自立自強,好好學習,用知識改變命運。

通過本次活動,園藝黨支部黨員學習了老一輩的感人事迹和奮鬥精神,深切感受到五老堅定的信仰、高尚的情操和深深的報國情懷。同時,希望通過本次活動,讓孩子們感受到社會的關心和愛護,期盼他們不因家庭困難而心灰意冷,可以健康快樂成長,度過一個溫暖的假期。活動後,黨員們表示更加熱愛黨熱愛祖國,進一步堅定了跟黨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自覺性。我們要把這些精神力量,化為在校努力學習,畢業後報效祖國的實際行動!



 

上一條:“線下”志願服務作先鋒,勇于擔當敢作... 下一條:幫助宿舍漏水學生搬入新宿舍——17棟學...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