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學(0902)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标
總體要求:
以培養創新型、複合型人才為主要目标,堅持立德樹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政治素質高,社會責任感強,專業知識紮實,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園藝學高級專業人才。
具體要求:
1. 身心健康,愛國守法,熱愛農業,學術嚴謹和作風端正。
2. 掌握園藝學基本理論、研究方法和現代生物科學知識體系。
3. 掌握現代高新生物技術和實驗室技能,具有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表達能力(包括書面、口頭表達能力)。能用一門外國語熟練地閱讀專業文獻,撰寫論文摘要和進行一般的專業英文寫作。
4. 具備研究與應用新技術的能力,能夠獨立地承擔果樹、蔬菜、觀賞園藝等專業方向的教學、科研、管理及科技推廣等工作。
二、招生對象
主要為具有國民教育系列大學本科學曆(或本科同等學力)人員。
三、研究方向
1. 蔬菜學
主要包括蔬菜種質資源優異基因挖掘與開發、遺傳改良和新品種選育;蔬菜栽培生理生态與分子生物學研究;蔬菜産量品質形成機理與生長發育調控;設施蔬菜及栽培技術等。
(1)研究方向1:蔬菜生理與優質安全栽培
以蔬菜逆境生理和抗病蟲生理為重點,以設施環境因子調控為核心,研究蔬菜作物在脅迫條件下的生理生化變化規律。研究蔬菜的無公害、綠色和有機栽培技術。
(2)研究方向2:蔬菜育種與生物技術
研究蔬菜主要經濟性狀的遺傳規律;以有性雜交育種、誘變育種、倍性育種、選種和引種等常規育種為基礎,采用細胞和分子育種等現代生物技術手段,開展蔬菜優質、抗逆和抗病蟲品種的選育,探讨新品種選育技術和良種繁育方法。
2. 果樹學
主要包括果樹種質資源鑒定評價、遺傳改良和新品種選育;果樹優異基因挖掘和分子标記開發;果樹高産、優質、高效、安全的生理生化機理;果樹與生态環境相互作用的應答調控機制。
(1)研究方向1:果樹生理生态
重點研究生态環境對果樹高産、優質、高效、安全生産影響的生理生化機理及調控技術,在果品安全栽培理論與技術、植物源農藥、農藥殘留速測、土壤重金屬污染及生态修複等方面突出特色。
(2)研究方向2:果樹種質資源利用與創新
重點研究華南熱帶亞熱帶地區特色果樹品種資源的優選改良技術,構建果樹種質保存、選育和繁殖技術體系和引進推廣的技術體系。
(3)研究方向3:果實發育及品質調控
研究果實發育生理及分子機制,重點研究果實品質形成及花、果發育的生理機制及調控技術,包括重要園藝性狀基因的表達、調控、分離和鑒定,建立華南地區特色果樹優質高效生産的栽培技術調控體系。
3.觀賞園藝學
主要包括觀賞園藝植物資源鑒定評價、遺傳改良與新品種培育;觀賞園藝植物生理生态與栽培技術;觀賞園藝植物采後生理與保鮮;觀賞園藝植物應用與園區規劃設計等。
四、學分、學制與學習年限
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制為3年,最長學習年限為5年。總學分≥32學分,其中,課程學分≥26學分,專業必修環節≥6學分。課程學習一般應在前兩個學期内完成。
五、培養方式
培養方式為全日制。
1. 貫徹以課程學習和科學研究并重的原則,以使研究生既深入掌握本門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又能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受到系統的科學研究訓練,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
2. 采取導師負責與教研室(研究組)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方式,并提倡不同學科的專、兼職導師組成指導小組進行集體指導。
3. 教學形式應靈活多樣,采用課堂講授、專題讨論、科研試驗及參觀學習等多種教學方法,既要重視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又要充分發揮研究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把課堂講授、交流研讨、試驗分析等結合起來,加大對研究生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4. 有計劃地聘請國内外專家來我院授課、作專題報告,派出部分碩士研究生到其他兄弟院校、科研院所修讀部分課程或進行科學實驗研究。
5.實行目标管理,要将碩士生課程成績、中期考核、論文工作等監控手段有機結合,确保碩士生培養質量。
六、課程設置
研究生課程由學位課程(即必修課程,包括公共必修課程、專業必修課程)、非學位課程(即選修課程,包括公共選修課程、專業選修課程)和補修課程等三部分組成。同等學力或跨專業攻讀碩士研究生,需補修相關領域本科階段的主幹課程兩門,成績不計入總學分。課程實行學分制,所有課程的考核以百分制計分,學位課程70分為合格(英語符合免修條件的且申請免修的,視為合格),非學位課程60分為合格。
具體課程信息見《園藝學一級學科(0902)碩士研究生課程及必修環節設置表》。
七、必修環節
全日制園藝學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必修環節包括學術活動、教學實踐、社會實踐、文獻綜述與選題報告,考查合格後分别計2、1、2、1學分,成績以“通過”和“不通過”給予評價。
1、學術活動(2學分)
研究生在學期間參加學術活動應不少于15次,并作學術報告1次,每次應提交不少于500字的學術報告綜述;研究生參加本學院組織的學術報告由學院進行考核,參加學校及其他學院組織的學術報告由導師負責考核。
2、教學實踐(1學分)
碩士研究生在學期間須參加諸如答疑及批改作業、上輔導課及習題課、指導實驗或生産實習、編寫教材及指導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等教學實踐活動。累計時間不少于4周,實際工作量不少于40學時,可以集中安排,亦可分散進行。教學實踐完成後,研究生填寫《教學實踐報告書》,由導師寫出評語并給出成績。
3、社會實踐(2學分)
研究生社會實踐主要分為社會調查、企業合作研發、導師合作項目、生産勞動、挂職鍛煉、崗位實習、志願服務、公益活動、科技發明和勤工助學等活動。實踐時間不少于3個月,社會實踐期滿後,由社會實踐單位對研究生實踐表現進行鑒定,經認證合格後,獲得相應的社會實踐學分。
4、文獻綜述與選題報告(1學分)
研究生在導師的指導下,根據所研究的方向,閱讀有關文獻,寫出文獻綜述報告,并根據所研究的課題背景,進行開題報告,提出研究的關鍵問題、意義、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可能存在的問題和預期結果。研究生提交《太阳成集团tyc234cc碩士學位研究生論文開題報告》,考核小組對研究生的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進行嚴格評審,給出考核成績。
八、學位論文
1.碩士學位論文工作包括論文選題和開題報告、中期考核、論文撰寫、論文評閱、論文答辯等環節,按照太阳成集团tyc234cc《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規章制度彙編》(2018年版)中的有關規定執行。
2.學位論文必須在導師的指導下由碩士研究生本人獨立完成。學位論文的選題及實驗方案應在認真做好相關科技文獻查閱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學位論文選題應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指導價值,并具有一定的創新性,鼓勵研究生參與導師承擔的科研項目。
3.研究生完成并達到了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學習等培養環節的要求,撰寫的學位論文經導師審核同意後,可以申請學位論文的預答辯和正式答辯。
4.研究生在校期間須在中、外核心學術刊物上以第一作者(不含共同第一作者),或指導老師為第一作者,本人為第二作者,太阳成集团tyc234cc為第一署名單位,發表或接收不少于1篇研究論文,或申請專利 1 項,方可申請碩士學位。未達到要求的碩士研究生,經個人申請,導師和導師組推薦,學院培養指導分委員會同意,可申請參加由學校統一組織的預答辯和論文盲評,通過者可申請論文答辯和畢業,但不受理學位申請,畢業1年内(不超過學校規定的學制年限)發表論文符合要求後,方可申請碩士學位。
5.有關學位論文的審核、論文的水平評價等要求,按照太阳成集团tyc234cc《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規章制度彙編》(2018年版)中的有關規定執行。
九、畢業與學位授予
完成課程學習及必修環節,取得規定學分并通過學位論文答辯者,經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通過,公示5個工作日無異議後,授予農學碩士學位,同時獲得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
園藝學一級學科(0902)碩士研究生課程及必修環節設置表
課程類别
課程
編号
課程名稱
學分
學時
學期
負責單位
修讀對象
學位
公共必修課
216004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I
2
32
1
馬克思學院
全體碩士生必修
216008
自然辯證法I
16
217002
基礎英語I-2
4
64
外國語學院
全體學碩生必修
201045
文獻檢索論文寫作I
化工學院
除農發、農管、藝術外的所有碩士生
專業必修課
204089
園藝生物技術與分子生物學
3
48
園藝學院
全體園藝學學碩生必修
204090
園藝專題讨論
204091
高級蔬菜栽培生理學
蔬菜學方向必修
204092
高級蔬菜育種學
204093
高級果樹栽培生理學
果樹學方向必修
204094
高級果樹育種學
204108
高級觀賞植物栽培生理學
觀賞園藝方向必修
204109
高級觀賞植物育種學
215001或215002
職業生涯規劃
研究生處
全體碩士生
204097
設施園藝進展
202012
園藝植物采後生理學
全體園藝學學碩生選修
201040
現代測試技術
204110
現代園藝植物研究法
204098
生物信息學
204099
基因組學
204119
園藝種質資源開發利用
204111
園藝植物逆境生物學
204095
鄉村振興與農村政策
經貿學院
必
修
環
節
204004
學術活動
2~3
204002
教學實踐
204003
社會實踐
204001
文獻綜述與選題報告
補修課程
蔬菜栽培學、果樹栽培學或花卉栽培學
園藝植物育種學總論
2~3門課程(栽培學3選1,育種學必選)
不計學分
參照本科生課程設置
同等學曆或跨專業錄取的研究生
上一條:2025年林學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下一條:2023年太阳成集团tyc234cc碩士研究生招生...
【關閉】